【荐读】工业互联网新三年计划解读之十:强化网络安全的“底座”作用
时间: 2023-12-01 07:48:00 | 作者: 底座
产品简介
原标题:【荐读】工业互联网新三年计划解读之十:强化网络安全的“底座”作用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3年,中国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量质并进,新模式、新业态大范围推广,产业总实力明显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加强完善、融合应用成效进一步彰显、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逐步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进一步健全、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行动计划》从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几个维度入手,分别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目标,明确了以下11项重点任务:网络体系强基行动、标识解析增强行动、平台体系壮大行动、数据汇聚赋能行动、新型模式培育行动、融通应用深化行动、关键标准建设行动、技术能力提升行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安全保障强化行动、开放合作深化行动。其中,安全保障能力增强是其它重点任务的底座和基础,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引起关注。
在网络体系强基行动中,工业公司需要对工业设施、企业内网、企业外网做改造、升级、建设。我们在对工业现场“哑设备”进行网络互联能力改造,既要注意保护这些设备自身的数据安全,也要注意搭建工业互联网过程中防止中、高危漏洞,这些漏洞可能带来的风险包括拒绝服务攻击、远程命令执行、信息泄露等。
在数据汇聚赋能行动中,通过大数据中心实现对数据统一管理和使用固然能解决数据“孤岛”的问题,我们应该在遵循等保2.0有关规定法律要求的基础之上,明确数据收集、存储、处理、转移、删除等环节安全保护要求,在加快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和开发应用的同时,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构筑适应工业互联网数据发展的法规制度,健全工业互联网数据时代信息安全新秩序。
在关键标准建设行动中,虽然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顶层架构已经具备,但是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尚在建立过程中,有关政策文件和标准指南大多分布在于工业控制管理系统安全领域,针对工业网络站点平台安全接入、数据保护、平台防护等方面的标准尚属空白,平台分级分类管理体制和方法尚未统一,我们应该摸索一个合适的安全评价体系。针对当前缺乏工业互联网安全检测评估标准的问题,我们大家可以通过对工业互联网安全现状、安全需求和攻防技术的深入调研,全方面分析工业互联网有几率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确定工业互联网安全审查、检测和评估的方向和重点,梳理和细化安全审查和检测评估内容,编制可量化、可操作的工业互联网安全审查和检测评估技术方面的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相关标准。
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中,由于中国工业软硬件自主研发实力不足,在高端装备、工业控制管理系统、工业网络和软件领域的技术产业实力难以满足安全防护需求,工业控制管理系统及工业软硬件依赖国外技术产品。工业控制管理系统方面,工控MCU、DSP、FPGA等核心元器件技术与国外差距较大,SCADA、PLC、DCS、PCS等系统国外产品占领大部分国内市场。PLC绝大部分是法国施耐德、德国西门子等品牌,DCS的首选品牌则包括瑞典ABB、美国罗克韦尔等传统品牌。工业软硬件方面,超高精度机床大多数来源于日本、德国和瑞士。国外厂商凭借其全球品牌影响力,进入中国市场较早,已形成持续性的产品服务生态和利益链,具备较强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优势。为推动工业互联网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应该产学研相结合,实现工业互联网安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而目前工业公司——厂商——科研机构的链条不畅,缺乏促进合作的相关项目。高校应注重开放创新,加强工业互联网各类行业客户、专业服务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发挥其在所属领域的知识经验和资源优势,形成一系列重量级工业应用。
在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培育工程中,国内网络安全人才存在比较大缺口,且高度集中在北京、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在安全需求分析和体系设计、安全态势分析以及战略法规制定方面的人才最为紧缺。而工业信息安全从业人员在数量和质量上与现实需求差距更大,服务支撑能力不够,相当一部分在企业端负责信息安全的管理人员是非专业出身,对工业控制管理系统的系统知识不甚了解,负责操作和维护工业控制管理系统的工程人员是其它相关专业转行,对工业信息安全掌握不系统不到位。大多数工业公司现有安全领域从业人员不具备分析和解决工业信息安全问题的能力,在专业性上亟待提高。
2021-2023年是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快速成长期,《行动计划》给出了中国工业互联网这三年发展的11项重点任务,从政策上推动企业的工业化与信息化进一步融合发展。相信《行动计划》将带动我国企业信息化朝着更高、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来源:中国工业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技术专家委员会专家 姚羽)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