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棋牌平台官网
开云棋牌平台官网
开云棋牌平台官网
点击展开目录
联系我们

底座

自己的数据自己用着放心 N2云盘使用体验

时间: 2024-07-26 07:16:29 |   作者: 底座

产品简介

  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任何一个人都有大量的电子设备,手机、平板、相机、电脑等等,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储了大量的数据,包括照片、音乐、视频、文档等等,那么如何存储这一些数据对于一些人来说很值得好好思考一下。

  对于这一些数据,有些人放任在电脑中或者手机中不管不问,但是一旦手机遗失或者电脑损坏或者遭受黑客攻击,再想后悔自己的宝贵的文件或者美好的记忆载体照片、视频等就悔之莫及。有些人选择储存在移动硬盘或者U盘里面,但是往往需要异地读取或者分享的时候还要借助PC等设备,非常的不方便,许多人用过一些网络云盘,但是随着一个又一个互联网公司关闭了云盘或者缩减了云盘的容量后,对于个人来说还是十分被动,而且真的把自己的重要隐私放在云盘上面,还真得天天担心黑客攻击。

  其实,对于一些特别看重自己数据隐私的朋友来说,还有一个好的选择,那就是选择一个家庭个人云盘,自己给自己建立个云盘,既保证了对大量数据的存储的需求,而且还十分安全,尤其是能够随时随地的分享自己的资料。

  其实家庭云盘这个概念并不新鲜,早先就有所谓的家庭用的NSA。所谓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其实是基于网络的存储,应用到个人和家庭的话,我觉得可以称为“家庭多媒体中心”或者“媒体服务器”。简单理解就是带网络功能的移动硬盘,用户都能够通过各种网络协议和应用在局域网和互联网访问其中的内容。但是以往的NAS由于其设置十分复杂,许多有需求的用户被技术的繁琐拒之门外。

  今天我们试用的这款产品是来自于“恩兔科技”的N2家庭云盘。N2家庭云盘就是针对日益庞大的用户数据量设计,可以存储、分享图片、文件、视频等多种数据内容。它的特点是无需设置路由器,不用配置DDNS等复杂项目,只需要连接网络,用手机下载APP之后扫描N2家庭云盘上的二维码就可以使用。这款产品在去年2016年的时候在京东就开始众筹,今天我们拿来好好体验一下。

  目前的时代,工业化的产品早就过时,而用户的需求也越来越苛刻,首先产品不但功能要强,颜值也要过关。

  N2云盘采用了白色的主打色,外观设计还是比较时尚的,放在家庭中,跟路由器等放在角落不怎么起眼,但是简约的外表下十分有设计感。

  首先在正面,N2云盘拥有一个320*240的LCD显示屏,亮度不高,但是足够用,毕竟这块显示屏只是辅助用户使用。另外,底部外壳有个悬空的设计,一方面显得有设计感,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减震以及散热的效果。

  正常使用的状态可以显示包括WIFI、硬盘、SD卡等信息,从左至右依次是“风扇”“硬盘1”“硬盘2”“SD卡”“USB1”“USB2”“WiFi”“有线网络”。其中,缺省状态则没有高亮显示;非缺省但无工作状态,则显示红色;正常工作则是高亮白色显示。这块LCD的显示屏还可以显示当地的日期时间以及天气甚至空气质量,功能虽然不多但是都是硬货。

  顶部的C键,请按开机,长按会关机。另外C键上面有指示灯,红色的时候是关机通电源状态,绿色就是开机了。这个按键除了是电源键以外,还会配合一些其他的功能,比方说连接wifi的时候、查看识别码或者一键复制等功能都会借助这个按键完成。除了C键以外,N2云盘并没有其他额外的按键,比较简洁,许多功能都需要借助APP实现。

  背面有两个装硬盘的仓位,这两个仓位采用了弹出式设计,请按一侧就能轻易地拿出硬盘,安装硬盘也非常方便,N2云盘采用了无工具安装,对于3.5英寸的硬盘无需工具就能直接安装上。而对于一些家里拥有2.5英寸硬盘的用户,还附赠了螺丝等固定工具,也十分方便。理论上,N2云盘最大支持16T的硬盘,对于一些用户来说使用绰绰有余了,这次我们采用了两个1T的硬盘进行试用。

  据了解,N2云盘采用的是双盘互相备份的模式,我们采用的两个1T的硬盘,可以备份的容量就是1TB,如果有用户使用两个8TB的硬盘,也就是能用8TB的空间,为什么呢?N2云盘其中的一个硬盘是备份硬盘,防止一块硬盘出现问题损坏而丢失数据,算是上了双保险,对于有些强迫症的人来说多了个保证。

  N2云盘本身支持的接口比较多,正面支持SD卡,对于有单反的用户来说,可以直接将相机里面的SD卡取出后插入备份十分方便,只需要按下C键就能一键复制到云盘。

  在背面,N2云盘支持两个USB 3.0的接口,方便用户用U盘进行文件传输,还有两个HDMI接口,一个输出一个输入,输出可以直接连接支持HDMI的显示器或者电视机观看云盘里面的内容,另外,电源口以及RJ45 网络接口也在背面,这些接口排成一排,显得不那么凌乱。

  随机还附赠了网线A的设计,作为云盘来说,因为许多用户要常年的开启,因此对于功耗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能省点则是一点。另外,则N2云盘的两侧还有散热 口,保证了长时间开机不会因为过热而宕机。

  值得注意的是,电源适配器还嵌入微型UPS,能够应付一段时间的断电状况,断电之后会快速收回硬盘磁头,避免设备损伤。

  对于用过NAS的用户,都知道设置极其繁琐,需设置路由器,配置DDNS等复杂项目。别说普通的不懂电脑知识的小白,一些精通电脑的用户也常常会在设置NAS的时候崩溃,说不定哪一步弄不好就连不上。而N2云盘算是相对简单,通过手机APP简单实现了连接。

  首先,你需要拥有一个安卓或者苹果手机,扫描说明书的二维码或者直接在应用商店搜索“N2云盘”。

  用户第一次使用N2云盘需要先注册一个账号,然后用户要用N2云盘先配对。如果你是用的有线云盘提供的一个WIFI即可,如果你使用的是无线网络,还需要用户使用手机APP先把N2云盘与路由器连接,然后再接入N2提供的wifi上。首次使用会提示“发现新硬盘”,只需在提示的时候,按下开关键,即“C”键,便可将硬盘格式化。

  登入之后,用户需要双击N2 设备上的C键,此时N2 屏幕上会显示一个六位识别码,用户需要通过该识别码实现APP与N2 的匹配。这非常类似于目前你注册不少APP时候使用的短信验证码。

  当我们的手机利用APP与N2云盘绑定之后,就可以进行操作了,上面两个图片就是主界面。只要是你在互联网连接的条件下,不论你是在同一个wifi条件下,或者是在户外4G或者其他wifi条件下,登陆账号都可以进行下载或者上传等管理。

  在主界面下,我们可以看到APP的布局还是十分简单的,底部的几个功能栏,我们可以在分类下查看我们上传过的文件,目录下可以看到文件的分类,上传则可以上传各种文件类型,分享则是把我们的文件可以分享到朋友圈等社交媒体,而最后的“我”则是各种设置以及系统升级等等,搓作逻辑跟目前其他的APP没有多少本质的不同,用户学习成本很少。

  以上是可以上传的内容,包括视频、图片、文档以及音乐等,支持的格式也十分全面,而且本身在N2云盘的APP就可以打开各种格式的文件类型。

  对于不少人来说,N2云盘的分享功能十分给力,我们可以将相机里面的图片直接分享到朋友圈,不必再经过重重的倒换,这对于传统的移动硬盘/PC难以解决用户随时查看和分享数据来说是个不小的进步。

  而我们也可以看到,N2 为了避免后期使用中文件混乱的问题,自动按照图片、音乐、视频和文档进行了分类,而且N2的分类非常类似我们经常使用的文件管理器,同样上手成本很低,而且省去了用户不少整理的时间。

  “我的保险箱”可以查看用户移动至“保险箱”的文件,前提是需要输入保险箱密码。“应用设置”有自动备份相片功能,“云盘设置”可以格式化硬盘等等.

  N2 设置有HDMI OUT接口,这意味着支持HDMI的电视机以及显示器可以直接与N2云盘 进行直连。用户只需在N2 APP中找到希望播放的视频,点击分享就能在电视上观看,而且N2云盘可以支持4K分辨率的视频播放。

  我们使用手机端遥控播放,包括开始暂停、进度调节、音量控制等都能够最终靠手机端搞定,非常方便2

  N2云盘有个小功能是可以登录迅雷的账号,直接将迅雷的下载内容下载到N2云盘.

  在N2云盘的APP中,有个默认关闭的Samba功能,Samba功能简单来说就是使得Linux用户通过配置使用Samba服务器可以实现与Windows用户的资源共享。

  N2云盘的安全问题做的怎么样呢?厂家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以及数据安全,做出了三方面的努力。

  首先在系统级安全保护可以通过3D传感器检测硬盘插拔状态和电源状态,从物理层面保护设备和数据安全;在断电之后会快速收回硬盘磁头,避免设备损伤。

  用户级保护支持不同用户的独立性和隐私性。它可以存储家庭所有用户的设备,家庭成员均可以范围,而且每个用户都有相对独立的隐私空间,当然也可以随时共享。

  作为一个比较冷门的产品,许多用户可能是首次使用,在笔者使用过程中,多次遇到APP无故重启或者连接wifi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重启后解决)等。

  而且彼此之间的打通并不好,如果在手机端没有将文件上传到对应的目录,在PC端无法显示。而不少用户确实没有耐心在文件上传后自己去移动数据。

  另外就是太依赖互联网,造成了如果用户不登录账号密码无法使用许多功能,对于一些在局域网使用的用户来说很难受。

  总的看来,N2云盘是对于传统的NAS产品一个不小的进步,设置方便了许多,对于目前习惯了互联网的新人类来说,如果有大量的数据存储需求十分有用,利用APP的管理方式,让用户使用智能手机等于外挂了一个几乎无限的硬盘,而且切合了许多用户对于数据隐私要求及大量存储的痛点。不过APP的操作目前需要完善的地方还不少,比方说可以优化一下用户登录的方式,更方便的共享以及上传下载等,把许多技术困难留给自己,把更多的方便留给用户。

推荐产品